海外网评:核废水日本岂能“一倒了之”!
海外网评:日本核废水处置,岂能轻率“一倒了之”!
随着《朝日新闻》的报道,日本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潜在威胁的核废水排放入海。这一决策的背景,源自十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福岛核泄漏事故。
2011年,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9.0级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三个反应堆的堆芯熔毁。为了冷却受损的堆芯,大量海水被注入。这些海水与反应堆的地下水和雨水交融,形成了如今超过125万吨的核废水。每天新增的核废水达140吨,储水罐已接近上限。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日本虽然声称经过处理的核废水“符合标准”,但显然忽视了核污染影响的长期性和未知性。日本作为一个时常自称“世界唯一受害国”的国家,理应深知核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的长期、持续影响。核废水对全球鱼类迁徙、人类健康、远洋渔业以及生态安全的影响难以预测。历史上,日本水俣病事件的教训仍历历在目,那时的工业废水排放导致的后果至今仍令人痛心。
如今,日本轻率地决定将核废水排入海洋,其影响将远超国界,损害周边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公共安全和利益。这一决策显然缺乏高度负责的公共精神。日本需要深入评估排放核废水可能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匆忙做出决策。
日本一直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但将本国的核废水倒入太平洋,显然与此目标背道而驰。这一行为无疑会拉低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信誉和形象。
面对国内外的反对之声,日本应重新审视其决策,寻求更为稳妥的核废水处理方式。确保各有关方共同参与,避免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进一步损害。毕竟,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是每一个国家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日本应当慎重把握,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