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员的丑行:下属献小妾孝敬上司
在我国历史上,文人主导的朝代中,宋朝无疑独树一帜。这个朝代的文化气息浓郁,许多官员都是享誉一方的学者和诗人。即便这些饱读诗书的风雅之士身在官场,依然未能彻底消除历代的奔竞阿谀风气,相反,这种风气在宋朝有增无减。
早在宋初,名宦陶穀,不仅是文坛好手,更曾历仕后晋、后汉、后周三朝。他在受禅之时,因未能及时准备禅文,便急中生智,从怀中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禅让诏书,交给赵匡胤以解危机。此举虽博得了上位的机会,但也反映出官场上的投机心态。又如当时的宰相冯道,历经四朝,虽代代显达,却仍遭人嘲讽,被指摘为“与同寿”。
从宋朝的第三位皇帝起,官场的奔竞恶习全面抬头。真宗皇帝为此曾在咸平二年(999)下诏整治,然而并未能彻底遏制这股势头。
到了北宋时期,官场中更是有不少人借着变法之机,附和新法,投靠执政的王安石。当时的官员们为求办事,竟日夜守候在王安石府前,有人甚至王安石上厕所时也紧随其后。其中有个叫崔公度的小官,为求升官机会,更是无耻地献文邀功。
元祐以后,官场的奔竞习气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官员们争相投靠权臣,如秦桧执政时,很多官员纷纷投其门下。更有甚者,为巴结权臣,不惜学狗叫、献小妾等荒唐行为。
更为滑稽的是,由于官场中的奔竞风气,宋朝的官员们还发明了不少新的专用语。这些专用语背后隐藏着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和投机取巧。例如,“纳忠”、“受记”、“投换”、“摆踪”等词语,都是官场上的常用语,反映了官员们的言行举止和心计。
赵宋一朝的荒唐言行数不胜数。这些饱读诗书的文人,在官场上展现出了不同的面貌。他们的所作所为,既令人感叹,也令人深思。在这个文人主导的朝代里,文化气息与官场恶习并存,形成了宋朝独特的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