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世界最早的盒砚
在1978年的山东临沂,一场历史之旅带我们穿越千年,抵达金雀山脚下的六座古老墓葬。在这其中,第十一号墓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珍贵的古代书写工具——彩绘盒砚。这套盒砚的发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堪称时代瑰宝。
这座古墓中的砚石是一块经过精心加工的长方形石板,长16厘米,宽6厘米,厚度仅有0.2厘米。它的石质属于沉积岩类经变质的板岩,质地坚韧且细腻。砚石表面光滑如玉,无水槽设计,却流露出古人书写的雅致。背面则呈现出自然质朴的粗糙感,边缘呈不规则的锯齿状,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岁月沧桑。
出土时,砚石被妥善地放置在盒内的长方形凹槽中,大小恰到好处。砚面上仍保留着淡淡的墨迹,仿佛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人挥毫泼墨的韵味。这套盒砚不仅是一件实用的文具,更是汉代文化的一种生动展现。
研石是用于研墨的重要工具。古代的墨不同于今日所见的长方条形或圆柱形的墨锭,而是小块状的墨丸。使用时,需以研石压住墨丸,在砚石上研磨。这套盒砚中的研石,放在砚盒的方形凹槽内,大小适中,便于使用。研石上还粘贴了一块坛形木块,增加了研石的高度,使得研墨更为便捷。
砚盒则是木胎髹漆彩绘而成,盒盖与盒身的大小适中,色彩鲜艳。盒盖和盒身的内外都涂有赭漆,盖面和盖底更以朱红、土黄、深灰三色漆绘有云兽纹。这些云兽形象生动,线条流畅,展现了汉代工艺的高超水平。工匠还运用了“渲染”的技法,其效果与西方的油画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技法在当时的汉代漆器中极为罕见。
此砚随葬在棺内,与盒砚一同出土的还有毛笔、木牍等古代书写材料。这些都表明,这套石砚是专为书写而设计的工具,与古代妇女画眉的“黛砚”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套盒砚的发现,不仅揭示了汉代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展现了古人对书写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这套珍贵的盒砚,是汉代文化的一种生动见证,也是古人珍爱之物的传承。